中国的啤酒市场似乎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啤酒市场一样,由几家大型啤酒公司占领着一系列的区域市场。
但请看下表,你会注意到中国啤酒市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占据啤酒市场主体的巨头(青岛、燕京和华润雪花啤酒)都是国有企业。
这一点比较让人吃惊。因为啤酒行业不是一个热门的政府控制行业。事实上中国政府似乎并不太关心哪家公司在啤酒市场上取胜。
虽然看起来中国政府只是关心啤酒行业中的个别品牌,但整个行业却是由国有企业主导的。可虽然这些公司是国有的,但实际上他们基本都是完全商业化运营,政府没有给予任何主动的支持。
这个现状要归因于国际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以下是我对此作出的一些解释。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啤酒业在全国范围内经历了大规模的合并风潮。这场变革几乎要席卷此前40年间在各个城市建立起来的所有国有和国营酿酒厂。
事实证明像青岛啤酒厂这样的国有啤酒厂要收购其他的国有酿酒厂更加有利。他们更容易获得订单,更快通过监管机构的审批,而且他们也很善于进行并购后的整合。因此当啤酒市场上的兼并开始时,在从事相关交易,筹措资金并获得政府批准方面,国有企业有强劲的优势。
而时间证明了国有企业的这些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与私有和外国啤酒厂相比,国有啤酒厂以更加迅猛的势头扩大了规模。而对啤酒来说,在地区范围内扩大规模会创造出真正的竞争优势(即形成规模地方经济)。要在啤酒行业取胜首先就要扩大规模。
我称这种特殊的中国现象为“快易通”。快易通是美国的一种射频缴费牌,当你驾车穿过收费站时,可以无需停车自动缴费。
我常将中国的商业视为设有多座收费站的一系列高速路段。每行驶一英里,你就会遇到一个收费站,等待审核人员放行。通常来说你还需要缴费,然后你驾车继续行驶,很快又到达下一个收费站。
在中国的某些地区,你需要不断地经历这样的过程。而且政府主动干预越多,收费站也就越多。投资、创立新的品牌、报税、支付商业费用、雇佣新员工等等,你都必须停下来经受审批。因此中国经常被称为“审批之国”。也正是因为这样,“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收费站的管理者)在中国才格外重要。
但是如果你能比自己的竞争对手更快获得审批,有时就是一项真正的优势。你可以更快地打开渠道、进口商品,更容易地筹措到资金,而对啤酒业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更迅速地完成国有企业并购。就如同你在通过收费站的时候携带了快易通缴费牌。当别人等待的时候你可以从快速车道通过。
相对于私企和外企而言,中国的啤酒业国有企业在收购其他国企方面就拥有快易通缴费牌。在很多行业当中,这种优势并不重要(即,经营餐厅)。但在快速整合的啤酒行业中,这一点在收购国有啤酒厂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这就是我对以追求商业利益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如何在中国啤酒市场占据优势所作出的解读。这种竞争优势不是来自于明确的政府审批,也不是国家给予的,更不是通过任何特殊政策而获得的。这是一种独特的国企优势,它在这种市场现状下产生了重大影响。“快易通优势”创造出了真正的竞争优势。
对于商业化的国企在自由市场上如何参与竞争并获得成功,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我们还应注意到目前(2016年4月)华润集团正在从外商巨头南非米勒那里收购华润雪花啤酒49%的股份。这是百威英博和南非米勒合并的条件之一,由此华润将100%地拥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品牌(雪花啤酒)。而且此举也将提升国有企业在中国啤酒市场上的支配权。
感谢您的阅读—陶迅(Jeff)写于北京
————
我的写作内容主要涵盖: “E时代下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市场所带来的影响”
Photo by david-pennington-LTitQDdIYBA-unsplash